寫在前面:今天有人跟我嚷嚷說要結束辛波絲卡之月,因為比較想看我自己寫東西。回家又收到一位迷戀老男人的讀者來信。於是我把以前寫過的東西翻翻出來,加點新東西。請讀者先解解癮。
=====是老男人不是老不修喔=====
一 老男人的方法
其實我的好朋友不算老,現在在科技公司裡當年輕的工程師,剛開始幫公司賣命而已。但那天我拿著電話聽他說認識一個75年次的小女孩的發展時,我忍不住大 笑,「你真的是老男人ㄟ~~~」為什麼這麼說呢?他陪小女孩去逛街的時候,買了一隻手機給她。「我覺得沒什麼阿?」他說,更證明了他是老男人的事實。
老男人不是一種年紀,是一種態度跟價值觀。所謂的老,不如說是金錢上的優勢(也許是唯一的優勢 哈哈)。老男人就是習慣開著車,知道好餐廳在哪裡,幫妳付錢很自然,送妳禮物也很自然的男人。
老, 當然也有點年紀上的意思(不然照我的說法,每個有錢人都是老男人)。但說年紀,不如說社會資歷,他的金錢優勢並不表示他是社會上的有錢人,他只是相對於年 輕人來說有優勢。相對於學生來說,在年齡上稍長,因為有工作所以也有點錢的男人。花錢買禮物並且感覺用這點錢得到小女孩歡心沒什麼的男人,老男人。
所以我的朋友也邁入老男人之列。當然,有老男人也有老女人。老女人也一樣開車帶著小男生去吃飯,逛街的時候送禮物,還會送你回家。
只是,我不知道,怎麼老男人全都長一個樣。
二 失去老男人寵愛
於是有一天她發現她失寵了,又或者說她發現也許她一開始也沒有得寵過。她發現除了她以外,他有很多個她,她們每個也看不出誰比較得寵,她們大家似乎一開始已經習慣這樣的相處方式。
雖然那些她們是過去式,過去的事情還是有它的影響力,至少讓她知道過去的他並不是她所想像,她自己並不特別,是他對女生一直都如此這般。
於 是她更發現,就連現在的她,也失寵了。過去他對她作的事情,現在對別人作,而且並無二致。過去私下的交情,現在也煙消雲散,但,不是她主動切斷的嗎?想來 是如此,只是她發現,原來這一切並一些也不特別,原來她一點也沒有特別可愛,原來一切只是湊巧,在她之後,當然還有別人。
她更了解到自己失寵的原因,因為她不是他原來想像的小女生,她一直是個大女生,其實。她非但不是小女生,還是個牙尖嘴利,好勝好強不受管束的小鬼。管不了她,只得由她去,她就是這樣失寵的。她想到自己剛開始乖巧的模樣,忍不住失笑,他若喜歡那樣的她,就不會喜歡現在的她。
況且,在看清楚他的人之後,她更不乖巧、更愛反抗、更牙尖嘴利了,所以她想當然爾,徹底地,失寵了。
三 老男人愛小女生是天經地義的
有人問我,怎麼知道他喜歡妳多少,又怎麼知道他知不知道妳喜歡他多少。假如遵照規定,老男人至少得大妳十歲,然後妳不可以小於20的話。那我可以回答,他喜歡妳,但他也可以不喜歡妳,來往於感情之間他已經了解規則,也不愛打破。然後,他一定知道妳喜歡他,他也知道妳喜歡他多少,這樣他才叫做老男人。
接下來,雖然我講過他們很有耐心,那是在還沒表態之前,事情還好玩的時候。假如表態了,老男人不會追妳,妳就是要或不要而已,他也不會放下身段上演苦情追求之舉,妳只是默默從他的小可愛,變成雖然可愛但不關我事的小女生。
20080529
20080528
詩人與世界 1996年辛波絲卡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辭
據說任何演說的第一句話一向是最困難的,現在這對我已不成問題啦。但是,我覺得接下來的句子──第三句,第六句,第十句……一直到最後一行──對我都是一樣的困難,因為在今天這個場合我理當談詩。我很少談論這個話題──事實上,比任何話題都少。每次談及,總暗地裡覺得自己不擅此道,因此我的演講將會十分簡短,上桌的菜量少些,一切瑕疵便比較容易受到包容。
當代詩人對任何事物皆是懷疑論者,甚至──或者該說尤其──對自己。他們公然坦承走上寫詩一途情非得已,彷彿對自己的身份有幾分羞愧。然而,在我們這個喧譁的時代,承認自己的缺點
──至少在它們經過精美的包裝之後──比認清自己的優點容易得多,因為優點藏得較為隱密,而你自己也從未真正相信它們的價值….在填寫問卷或與陌生人聊天時──也就是說,在他們的職業不得不曝光的時候──詩人較喜歡使用籠統的名稱「作家」,或者以寫作之外所從事的任何工作的名稱來代替「詩人」。辦事官員或公車乘客發現和自己打交道的對象是一位詩人的時候,會流露出些許懷疑或驚惶的神色。我想哲學家也許會碰到類似的反應,不過他們的處境要好些,因為他們往往可以替自己的職業上冠上學術性的頭銜。哲學教授──這樣聽起來體面多了。
但是卻沒有詩教授這樣的頭銜。這畢竟意味著詩歌不是一個需要專業研究,定期考試,附有書目和註解的理論性文章,以及在正式場合授與文憑的行業。這也意味著光看些書──即便是最精緻的詩──並不足以成為詩人。其關鍵因素在於某張蓋有官印的紙。我們不妨回想一下:俄國詩壇的驕傲、諾貝爾桂冠詩人布洛斯基(Joseph Brodsky)就曾經因為這類理由而被判流刑。他們稱他為「寄生蟲」,因為他未獲官方授與當詩人的權利。
數年前,我有幸會見布洛斯基本人。我發現在我認識的詩人當中,他是唯一樂於以詩人自居的。他說出那兩個字,不但毫不勉強,相反地,還帶有幾分反叛性的自由,我想那是因為他憶起了年輕時所經歷過的不人道羞辱。
在人性尊嚴未如此輕易遭受蹂躪的較幸運的國家,詩人當然渴望被出版,被閱讀,被了解,但他們絕少使自己超越一般民眾和單調日常生活的水平。而就在不久前,本世紀的前幾十年,詩人還竭盡心力以其奢華的衣著和怪異的行徑讓我們震驚不已,但這一切只是為了對外炫耀。詩人總有關起門來,脫下斗篷、廉價飾品以及其他詩的裝備,去面對──安靜又耐心地守候他們的自我──那白晰依舊的紙張的時候,因為到頭來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偉大科學家的電影版傳記相繼問世,並非偶然。越來越多野心勃勃的導演企圖忠實地再現重要的科學發現或傑作的誕生的創造過程,而且也的確能幾分成功地刻畫出投注於科學上的心血。實驗室,各式各樣的儀器,精密的機械裝置重現眼前:這類場景或許能讓觀眾的興趣持續一陣子;充滿變數的時刻──這個經過上千次修正的實驗究竟會不會有預期的結果?──是相當戲劇化的。講述畫家故事的影片可以拍得頗具可看性,因為影片再現一幅名作形成的每個階段,從第一筆畫下的鉛筆線條,到最後一筆塗上的油彩。音樂則瀰漫於講述作曲家故事的影片中:最初在音樂家耳邊響起的幾小節旋律,最後會演變成交響曲形式的成熟作品。當然,這一切都流於天真爛漫,對奇妙的心態──一般稱之為靈感──並未加以詮釋,但起碼觀眾有東西可看,有東西可聽。
而詩人是最糟糕的;他們的作品完全不適合以影像呈現。某個人端坐桌前或躺靠沙發上,靜止不動地盯著牆壁或天花板看;這個人偶爾提筆寫個七行,卻又在十五分鐘之後刪掉其中一行;然後另一個小時過去了,什麼事也沒發生……誰會有耐心觀賞這樣的影片?
我剛才提到了靈感。被問及何謂靈感或是否真有靈感之時,當代詩人會含糊其辭。這並非他們未曾感受過此一內在激力之喜悅,而是你很難向別人解說某件你自己都不明白的事物。
好幾次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時,我也躲閃規避。不過我的答覆是:大體而言,靈感不是詩人或藝術家的專屬特權;現在,過去和以後,靈感總會去造訪某一群人──那些自覺性選擇自己的職業並且用愛和想像力去經營工作的人。這或許包括醫生,老師,園丁──還可以列舉出上百項行業。只要他們能夠不斷地發現新的挑戰,他們的工作便是一趟永無終止的冒險。困難和挫敗絕對壓不扁他們的好奇心,一大堆新的疑問會自他們解決過的問題中產生。不論靈感是什麼,它衍生自接連不斷的「我不知道」。
這樣的人並不多。地球上的居民多半是為了生存而工作,因為不得不工作而工作。他們選擇這項或那項職業,不是出於熱情;生存環境才是他們選擇的依據。可厭的工作,無趣的工作,僅僅因為待遇高於他人而受到重視的工作(不管那工作有多可厭多無趣)──這對人類是最殘酷無情的磨難之一,而就目前情勢看來,未來似乎沒有任何改變的跡象。
因此,雖然我不認為靈感是詩人的專利,但我將他們歸類為受幸運之神眷顧的精英團體。
儘管如此,在座各位此刻或許存有某些疑惑。各類的拷問者,專制者,狂熱份子,以一些大聲疾呼的口號爭權奪勢的群眾煽動者──他們也喜愛他們工作,也以富創意的熱忱去履行他們的職責。
的確如此,但是他們「知道」。他們知道,而且他們認為自己所知之事自身俱足;他們不想知道其他任何事情,因為那或許會減弱他們的主張的說服力。任何知識若無法引發新的疑問,便會快速滅絕:它無法維持賴以存活所需之溫度。以古今歷史為借鏡,此一情況發展至極端時,會對社會產生致命的威脅。
這便是我如此重視「我不知道」這短短數字的原因了。這辭彙雖小,卻張著強有力的翅膀飛翔。它擴大我們的生活領域,使之涵蓋我們內在的心靈空間,也涵蓋我們渺小地球懸浮其間的廣袤宇宙。如果牛頓不曾對自己說「我不知道」,掉落小小果園地面上的那些蘋果或許只像冰雹一般;他頂多彎下身子撿取,然後大快朵頤一番。我的同胞居禮夫人倘若不曾對自己說「我不知道」,或許到頭來只不過在一所私立中學當化學老師,教導那些家世良好的年輕仕女,以這一份也稱得上尊貴的職業終老。但是她不斷地說「我不知道」,這幾個字將她──不只一次,而是兩度──帶到了斯德哥爾摩,在這兒,不斷追尋的不安靈魂不時獲頒諾貝爾獎。
詩人──真正的詩人──也必須不斷地說「我不知道」。每一首詩都可視為回應這句話所做的努力,但是他在紙頁上才剛寫下最後一個句點,便開始猶豫,開始體悟到眼前這個答覆是絕對不完滿而可被屏棄的純代用品。於是詩人繼續嘗試,他們這份對自我的不滿所發展出來的一連串的成果,遲早會被文學史家用巨大的紙夾夾放在一起,命名為他們的「作品全集」。
有些時候我會夢想自己置身於不可能實現的處境,譬如說我會厚顏地想像自己有幸與那位對人類徒然的努力發出動人噫歎的《舊約‧傳道書》的作者談天。我會在他面前深深地一鞠躬,因為他畢竟是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至少對我而言。然後我會抓住他的手。「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你是這麼寫的,傳道者。 但是你自己就是誕生於太陽底下的新鮮事,你所創作的詩也是太陽底下的新鮮事,因為在你之前無人寫過。你所有的讀者也是太陽底下的新鮮事,因為在你之前的人無法閱讀到你的詩。你現在坐在絲柏樹下,而這絲柏自開天闢地以來並無成長,它是藉由和你的絲柏類似但非一模一樣的絲柏而成形的。傳道者,我還想問你目前打算從事那些太陽底下的新鮮事?將你表達過的思想做進一步的補充?還是駁斥其中的一些論點?你曾在早期的作品裡提到『喜悅』的觀點──它稍縱即逝,怎麼辦?說不定你會寫些有關喜悅的『太陽底下的新鮮』詩?你做筆記嗎?打草稿嗎?我不相信你會說:『我已寫下一切,再也沒有任何需要補充的了。』這樣的話世上沒有一個詩人說得出口,像你這樣偉大的詩人更是絕不會如此說的。」
世界──無論我們怎麼想,當我們被它的浩瀚和我們自己的無能所驚嚇,或者被它對個體──人類、動物、甚至植物──所受的苦難所表現出來的冷漠所激憤(我們何以確定植物不覺得疼痛);無論我們如何看待為行星環繞的星光所穿透的穹蒼(我們剛剛著手探測的行星,早已死亡的行星?依舊死沉?我們不得而知);無論我們如何看待這座我們擁有預售票的無限寬廣的劇院(壽命短得可笑的門票,以兩個武斷的日期為界限);無論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它是令人驚異的。
但「令人驚異」是一個暗藏邏輯陷阱的性質形容詞。畢竟,令我們驚異的事物背離了某些眾所皆知且舉世公認的常模,背離了我們習以為常的明顯事理。而問題是:此類顯而易見的世界並不存在。我們的訝異不假外求,並非建立在與其他事物的比較上。
在不必停下思索每個字詞的日常言談中,我們都使用「俗世」,「日常生活」,「事物的常軌」之類的語彙……但在字字斟酌的詩的語言裡,沒有任何事物是尋常或正常的──任何一個石頭及其上方的任何一朵雲;任何一個白日以及接續而來的任何一個夜晚;尤其是任何一種存在,這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的存在。
看來艱鉅的任務總是找上詩人。
=====以上是得獎辭分隔線=====
擁有對職業的熱情,至少知道自己這輩子想要做什麼,在我找到之前都會一直羨慕著這樣的人生吧。地球上的居民只因為待遇而工作,或是指把工作當作生活的工具,其實都很可惜。
對事物保持熱情,保持好奇,我喜歡這樣。日常生活的一點點一滴滴都值得令人驚異。我想這是我為什麼喜歡寫人,人的行為,行為背後的動機,行為傳達的訊息,我都想觀察仔細。
辛波絲卡真的很棒,是個很酷的女人。
當代詩人對任何事物皆是懷疑論者,甚至──或者該說尤其──對自己。他們公然坦承走上寫詩一途情非得已,彷彿對自己的身份有幾分羞愧。然而,在我們這個喧譁的時代,承認自己的缺點
──至少在它們經過精美的包裝之後──比認清自己的優點容易得多,因為優點藏得較為隱密,而你自己也從未真正相信它們的價值….在填寫問卷或與陌生人聊天時──也就是說,在他們的職業不得不曝光的時候──詩人較喜歡使用籠統的名稱「作家」,或者以寫作之外所從事的任何工作的名稱來代替「詩人」。辦事官員或公車乘客發現和自己打交道的對象是一位詩人的時候,會流露出些許懷疑或驚惶的神色。我想哲學家也許會碰到類似的反應,不過他們的處境要好些,因為他們往往可以替自己的職業上冠上學術性的頭銜。哲學教授──這樣聽起來體面多了。
但是卻沒有詩教授這樣的頭銜。這畢竟意味著詩歌不是一個需要專業研究,定期考試,附有書目和註解的理論性文章,以及在正式場合授與文憑的行業。這也意味著光看些書──即便是最精緻的詩──並不足以成為詩人。其關鍵因素在於某張蓋有官印的紙。我們不妨回想一下:俄國詩壇的驕傲、諾貝爾桂冠詩人布洛斯基(Joseph Brodsky)就曾經因為這類理由而被判流刑。他們稱他為「寄生蟲」,因為他未獲官方授與當詩人的權利。
數年前,我有幸會見布洛斯基本人。我發現在我認識的詩人當中,他是唯一樂於以詩人自居的。他說出那兩個字,不但毫不勉強,相反地,還帶有幾分反叛性的自由,我想那是因為他憶起了年輕時所經歷過的不人道羞辱。
在人性尊嚴未如此輕易遭受蹂躪的較幸運的國家,詩人當然渴望被出版,被閱讀,被了解,但他們絕少使自己超越一般民眾和單調日常生活的水平。而就在不久前,本世紀的前幾十年,詩人還竭盡心力以其奢華的衣著和怪異的行徑讓我們震驚不已,但這一切只是為了對外炫耀。詩人總有關起門來,脫下斗篷、廉價飾品以及其他詩的裝備,去面對──安靜又耐心地守候他們的自我──那白晰依舊的紙張的時候,因為到頭來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偉大科學家的電影版傳記相繼問世,並非偶然。越來越多野心勃勃的導演企圖忠實地再現重要的科學發現或傑作的誕生的創造過程,而且也的確能幾分成功地刻畫出投注於科學上的心血。實驗室,各式各樣的儀器,精密的機械裝置重現眼前:這類場景或許能讓觀眾的興趣持續一陣子;充滿變數的時刻──這個經過上千次修正的實驗究竟會不會有預期的結果?──是相當戲劇化的。講述畫家故事的影片可以拍得頗具可看性,因為影片再現一幅名作形成的每個階段,從第一筆畫下的鉛筆線條,到最後一筆塗上的油彩。音樂則瀰漫於講述作曲家故事的影片中:最初在音樂家耳邊響起的幾小節旋律,最後會演變成交響曲形式的成熟作品。當然,這一切都流於天真爛漫,對奇妙的心態──一般稱之為靈感──並未加以詮釋,但起碼觀眾有東西可看,有東西可聽。
而詩人是最糟糕的;他們的作品完全不適合以影像呈現。某個人端坐桌前或躺靠沙發上,靜止不動地盯著牆壁或天花板看;這個人偶爾提筆寫個七行,卻又在十五分鐘之後刪掉其中一行;然後另一個小時過去了,什麼事也沒發生……誰會有耐心觀賞這樣的影片?
我剛才提到了靈感。被問及何謂靈感或是否真有靈感之時,當代詩人會含糊其辭。這並非他們未曾感受過此一內在激力之喜悅,而是你很難向別人解說某件你自己都不明白的事物。
好幾次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時,我也躲閃規避。不過我的答覆是:大體而言,靈感不是詩人或藝術家的專屬特權;現在,過去和以後,靈感總會去造訪某一群人──那些自覺性選擇自己的職業並且用愛和想像力去經營工作的人。這或許包括醫生,老師,園丁──還可以列舉出上百項行業。只要他們能夠不斷地發現新的挑戰,他們的工作便是一趟永無終止的冒險。困難和挫敗絕對壓不扁他們的好奇心,一大堆新的疑問會自他們解決過的問題中產生。不論靈感是什麼,它衍生自接連不斷的「我不知道」。
這樣的人並不多。地球上的居民多半是為了生存而工作,因為不得不工作而工作。他們選擇這項或那項職業,不是出於熱情;生存環境才是他們選擇的依據。可厭的工作,無趣的工作,僅僅因為待遇高於他人而受到重視的工作(不管那工作有多可厭多無趣)──這對人類是最殘酷無情的磨難之一,而就目前情勢看來,未來似乎沒有任何改變的跡象。
因此,雖然我不認為靈感是詩人的專利,但我將他們歸類為受幸運之神眷顧的精英團體。
儘管如此,在座各位此刻或許存有某些疑惑。各類的拷問者,專制者,狂熱份子,以一些大聲疾呼的口號爭權奪勢的群眾煽動者──他們也喜愛他們工作,也以富創意的熱忱去履行他們的職責。
的確如此,但是他們「知道」。他們知道,而且他們認為自己所知之事自身俱足;他們不想知道其他任何事情,因為那或許會減弱他們的主張的說服力。任何知識若無法引發新的疑問,便會快速滅絕:它無法維持賴以存活所需之溫度。以古今歷史為借鏡,此一情況發展至極端時,會對社會產生致命的威脅。
這便是我如此重視「我不知道」這短短數字的原因了。這辭彙雖小,卻張著強有力的翅膀飛翔。它擴大我們的生活領域,使之涵蓋我們內在的心靈空間,也涵蓋我們渺小地球懸浮其間的廣袤宇宙。如果牛頓不曾對自己說「我不知道」,掉落小小果園地面上的那些蘋果或許只像冰雹一般;他頂多彎下身子撿取,然後大快朵頤一番。我的同胞居禮夫人倘若不曾對自己說「我不知道」,或許到頭來只不過在一所私立中學當化學老師,教導那些家世良好的年輕仕女,以這一份也稱得上尊貴的職業終老。但是她不斷地說「我不知道」,這幾個字將她──不只一次,而是兩度──帶到了斯德哥爾摩,在這兒,不斷追尋的不安靈魂不時獲頒諾貝爾獎。
詩人──真正的詩人──也必須不斷地說「我不知道」。每一首詩都可視為回應這句話所做的努力,但是他在紙頁上才剛寫下最後一個句點,便開始猶豫,開始體悟到眼前這個答覆是絕對不完滿而可被屏棄的純代用品。於是詩人繼續嘗試,他們這份對自我的不滿所發展出來的一連串的成果,遲早會被文學史家用巨大的紙夾夾放在一起,命名為他們的「作品全集」。
有些時候我會夢想自己置身於不可能實現的處境,譬如說我會厚顏地想像自己有幸與那位對人類徒然的努力發出動人噫歎的《舊約‧傳道書》的作者談天。我會在他面前深深地一鞠躬,因為他畢竟是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至少對我而言。然後我會抓住他的手。「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你是這麼寫的,傳道者。 但是你自己就是誕生於太陽底下的新鮮事,你所創作的詩也是太陽底下的新鮮事,因為在你之前無人寫過。你所有的讀者也是太陽底下的新鮮事,因為在你之前的人無法閱讀到你的詩。你現在坐在絲柏樹下,而這絲柏自開天闢地以來並無成長,它是藉由和你的絲柏類似但非一模一樣的絲柏而成形的。傳道者,我還想問你目前打算從事那些太陽底下的新鮮事?將你表達過的思想做進一步的補充?還是駁斥其中的一些論點?你曾在早期的作品裡提到『喜悅』的觀點──它稍縱即逝,怎麼辦?說不定你會寫些有關喜悅的『太陽底下的新鮮』詩?你做筆記嗎?打草稿嗎?我不相信你會說:『我已寫下一切,再也沒有任何需要補充的了。』這樣的話世上沒有一個詩人說得出口,像你這樣偉大的詩人更是絕不會如此說的。」
世界──無論我們怎麼想,當我們被它的浩瀚和我們自己的無能所驚嚇,或者被它對個體──人類、動物、甚至植物──所受的苦難所表現出來的冷漠所激憤(我們何以確定植物不覺得疼痛);無論我們如何看待為行星環繞的星光所穿透的穹蒼(我們剛剛著手探測的行星,早已死亡的行星?依舊死沉?我們不得而知);無論我們如何看待這座我們擁有預售票的無限寬廣的劇院(壽命短得可笑的門票,以兩個武斷的日期為界限);無論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它是令人驚異的。
但「令人驚異」是一個暗藏邏輯陷阱的性質形容詞。畢竟,令我們驚異的事物背離了某些眾所皆知且舉世公認的常模,背離了我們習以為常的明顯事理。而問題是:此類顯而易見的世界並不存在。我們的訝異不假外求,並非建立在與其他事物的比較上。
在不必停下思索每個字詞的日常言談中,我們都使用「俗世」,「日常生活」,「事物的常軌」之類的語彙……但在字字斟酌的詩的語言裡,沒有任何事物是尋常或正常的──任何一個石頭及其上方的任何一朵雲;任何一個白日以及接續而來的任何一個夜晚;尤其是任何一種存在,這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的存在。
看來艱鉅的任務總是找上詩人。
=====以上是得獎辭分隔線=====
擁有對職業的熱情,至少知道自己這輩子想要做什麼,在我找到之前都會一直羨慕著這樣的人生吧。地球上的居民只因為待遇而工作,或是指把工作當作生活的工具,其實都很可惜。
對事物保持熱情,保持好奇,我喜歡這樣。日常生活的一點點一滴滴都值得令人驚異。我想這是我為什麼喜歡寫人,人的行為,行為背後的動機,行為傳達的訊息,我都想觀察仔細。
辛波絲卡真的很棒,是個很酷的女人。
20080520
互相
我寫了:我覺得人是互相的 我喜歡你也表示你喜歡我,我想你也表示你想我。你打電話給我的時候,我心裡也正想跟你說話。這當然,是我一廂情願的美好。
淡去也是這樣的,你不喜歡我的時候,我也試著不喜歡你,你不想我的時候我也會把你忘記。
人是互相的,所以隨緣似乎就代表了放棄,隨緣就是不做什麼。隨緣就是我不做什麼,你做什麼我也不管,不管心裡其實在不在乎。
我當然也知道哀愁,只有我喜歡你。無奈,只有你喜歡我。痛,只有我還想著你。無能為力,只有你想著我。
淡去也是這樣的,你不喜歡我的時候,我也試著不喜歡你,你不想我的時候我也會把你忘記。
人是互相的,所以隨緣似乎就代表了放棄,隨緣就是不做什麼。隨緣就是我不做什麼,你做什麼我也不管,不管心裡其實在不在乎。
我當然也知道哀愁,只有我喜歡你。無奈,只有你喜歡我。痛,只有我還想著你。無能為力,只有你想著我。
20080516
寫履歷表 by 辛波絲卡
需要做些什麼?
填好申請書
再附上一份履歷表。
儘管人生漫長
但履歷表最好簡短。
簡潔、精要是必需的。
風景由地址取代,
搖擺的記憶屈服於無可動搖的日期。
所有的愛情只有婚姻可提,
所有的子女只有出生的可填。
認識你的人比你認識的人重要。
旅行要出了國才算。
會員資格,原因免填。
光榮記錄,不問手段。
填好申請書
再附上一份履歷表。
儘管人生漫長
但履歷表最好簡短。
簡潔、精要是必需的。
風景由地址取代,
搖擺的記憶屈服於無可動搖的日期。
所有的愛情只有婚姻可提,
所有的子女只有出生的可填。
認識你的人比你認識的人重要。
旅行要出了國才算。
會員資格,原因免填。
光榮記錄,不問手段。
填填寫寫,彷彿從未和自己交談過,
永遠和自己只有一臂之隔。
悄悄略去你的狗,貓,鳥,
灰塵滿佈的紀念品,朋友,和夢。
價格,無關乎價值,
頭銜,非內涵。
他的鞋子尺碼,非他所往之地,
用以欺世盜名的身份。
永遠和自己只有一臂之隔。
悄悄略去你的狗,貓,鳥,
灰塵滿佈的紀念品,朋友,和夢。
價格,無關乎價值,
頭銜,非內涵。
他的鞋子尺碼,非他所往之地,
用以欺世盜名的身份。
此外,再附張露出單耳的照片。
重要的是外在形貌,不是聽力。
反正,還有什麼好聽的?
碎紙機嘈雜的聲音。
實際中帶著悲傷的一首詩,人生的履歷斷不簡短,履歷表卻只能如此。假如有個人寄來的履歷表寫著離婚一次,墮胎二次,交過十個男友,你想必也會啞然失笑於她的誠實。
記憶全部屈服於日期,但日期又有何用。我有一個總把日期記得精確的朋友,每回跟他聊到過去的事情,他就會自動加上「那是1999年冬天」,「這是2000年的耶誕節」,把日期訂上之後,事情就一點也不神秘了,也許是變得真切,也許是少了笑聲。
光榮的紀錄有哪些?第一次自己找工作時的履歷,我也某種程度上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別人。出國自助旅行的經驗,用來證明英文能力與個性獨立,提也不提走在香榭大道的快樂。寫下曾經擔任過的幹部,用以表達我的的人際關係與應變能力,當然也不會說自己演錄影帶劇有多開心。貼上照片,不能裝可愛,但是要有活力,好像我早已準備好。
重要的是外在形貌,不是聽力。
反正,還有什麼好聽的?
碎紙機嘈雜的聲音。
實際中帶著悲傷的一首詩,人生的履歷斷不簡短,履歷表卻只能如此。假如有個人寄來的履歷表寫著離婚一次,墮胎二次,交過十個男友,你想必也會啞然失笑於她的誠實。
記憶全部屈服於日期,但日期又有何用。我有一個總把日期記得精確的朋友,每回跟他聊到過去的事情,他就會自動加上「那是1999年冬天」,「這是2000年的耶誕節」,把日期訂上之後,事情就一點也不神秘了,也許是變得真切,也許是少了笑聲。
光榮的紀錄有哪些?第一次自己找工作時的履歷,我也某種程度上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別人。出國自助旅行的經驗,用來證明英文能力與個性獨立,提也不提走在香榭大道的快樂。寫下曾經擔任過的幹部,用以表達我的的人際關係與應變能力,當然也不會說自己演錄影帶劇有多開心。貼上照片,不能裝可愛,但是要有活力,好像我早已準備好。
20080514
不期而遇 by 辛波絲卡
我們彼此客套寒暄,
並說這是多年後難得的重逢。
我們的老虎啜飲牛奶。
我們的鷹隼行走於地面。
我們的鯊魚溺斃水中。
我們的野狼在開著的籠前打呵欠。
我們的毒蛇已褪盡閃電,
猴子——靈感 ,孔雀——羽毛。
蝙蝠——距今已久——已飛離我們髮間。
在交談中途我們啞然以對,
無可奈何地微笑。
我們的人
無話可說。
並說這是多年後難得的重逢。
我們的老虎啜飲牛奶。
我們的鷹隼行走於地面。
我們的鯊魚溺斃水中。
我們的野狼在開著的籠前打呵欠。
我們的毒蛇已褪盡閃電,
猴子——靈感 ,孔雀——羽毛。
蝙蝠——距今已久——已飛離我們髮間。
在交談中途我們啞然以對,
無可奈何地微笑。
我們的人
無話可說。
時不時我要提醒自己,別再喝牛奶了,我是老虎。別再走路了,我是老鷹。別再揮手呼救了,我是鯊魚。別再手下留情了,我是野狼。我們的人,無話可說。
所以你也該會記得我喝牛奶、走路、溺水、打呵欠的樣子。然後我想想,這也沒什麼不好。那就是別的我了。你偶爾會摸摸我的頭,好像我很乖巧的樣子。
20080512
辛波絲卡之月
從博客來訂的辛波絲卡詩集終於到了,於是我要把這個月命名為辛波絲卡之月。她是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詩人,也是波蘭最受歡迎的女詩人,應該是我繼夏宇之後愛上的詩人,而且比起夏宇的多方嘗試探索,辛波絲卡可說已把語言掌握到精粹的程度。
首先獻上我第一首讀的她的詩:致謝函 by Wislawa Szymborska
首先獻上我第一首讀的她的詩:致謝函 by Wislawa Szymborska
我虧欠那些
我不愛的人甚多。
我不愛的人甚多。
另外有人更愛他們
讓我寬心。
讓我寬心。
很高興我不是
他們羊群裡的狼。
他們羊群裡的狼。
和他們在一起我感到寧靜,
我感到自由,
那是愛無法給予
和取走的。
我感到自由,
那是愛無法給予
和取走的。
我不會守著門窗
等候他們。
我的耐心
幾可媲美日晷儀,
我了解
愛無法理解的事物,
我原諒
愛無法原諒的事物。
等候他們。
我的耐心
幾可媲美日晷儀,
我了解
愛無法理解的事物,
我原諒
愛無法原諒的事物。
從見面到通信
不是永恆,
只不過幾天或幾個星期。
不是永恆,
只不過幾天或幾個星期。
和他們同遊總是一切順心,
聽音樂會,
逛大教堂,
飽覽風景。
聽音樂會,
逛大教堂,
飽覽風景。
當七座山七條河
阻隔我們,
這些山河在地圖上
一目了然。
阻隔我們,
這些山河在地圖上
一目了然。
感謝他們
讓我生活在三度空間裡,
在一個地平線因變動而真實,
既不抒情也不矯飾的空間。
讓我生活在三度空間裡,
在一個地平線因變動而真實,
既不抒情也不矯飾的空間。
他們並不知道
自己空著的手裡盛放了好多東西。
「我不虧欠他們什麼,」
對此未決的問題
愛會如是說。
自己空著的手裡盛放了好多東西。
「我不虧欠他們什麼,」
對此未決的問題
愛會如是說。
這可看出我為什麼愛辛波絲卡,因為她不玩弄文字,又精準而直指人心。我覺得詩是這樣的,廖咸浩曾在課堂上跟我們說,他覺得詩不用教,念個五遍就可以了。詩有點像是一見鍾情,遇上了你就知道,天雷勾動地火。你不用學過文學理論或修辭文法也可以感受它的美。這在辛波絲卡上特別適用,她的意象強烈如此,跟重擊一樣。
關於這首詩,我自然是沒資格做賞析,充其量是寫寫心得。愛與不愛的界線就在於此,不愛,你就有了理性,你有耐心也有自由,你能懂得也能原諒,你有理性,可以活在具有地平線的空間裡,只因為你不愛。
關於這首詩,我自然是沒資格做賞析,充其量是寫寫心得。愛與不愛的界線就在於此,不愛,你就有了理性,你有耐心也有自由,你能懂得也能原諒,你有理性,可以活在具有地平線的空間裡,只因為你不愛。
20080511
20080504
花言巧語的雙魚座之二
最近認識這個雙魚男已經對女友失去興趣,而且心裡其實更已經有更有興趣的女生,但從他的外顯行為完全看不出來
沒錯!雙魚就是把浪漫當功力的星座。他做的那些事情跟他喜不喜歡你沒多大關係,只是他覺得那個會浪漫的自己很了不起。能把女生哄得服服貼貼的自己很厲害。
更進階的雙魚連分手都在計畫中。那天雙魚男跟我說他女友很欣賞一個男生,常常在他面前說那個男生有多好。
「分手的時候我會把這個拿來當理由,」雙魚男一派輕鬆地說。
我說:「你現在是在規劃自己的分手嗎?」
他更笑:「唉唷你不要說得那麼無情嘛。」
最好是責任都在對方身上,我不得已才跟你分手,能這樣做到,雙魚男才覺得自己功成身退。
20080502
反話
反話是個有趣的東西,和開玩笑一樣。玩笑中總有點真實的成分,才讓玩笑有笑點。而反話也不能全當反話來看,反的表面字義中如果也有正確性,那反話就不是輕浮的符徵,而是本身也能被看作為符旨。
我們沒有要進行語言學的討論,應該用社會學的方法來講比較有趣。
為什麼要說反話呢?最常見的反話手法之一是嘲諷
為什麼要說反話呢?最常見的反話手法之一是嘲諷
以下是政論部落格標題為〈反話文章〉的一段話:
「其中,又以堅持要到五二O才下台的謝長廷,表現最搶眼,不但努力自我批判,並對選舉期間的負面選戰手段,多次向全國人民道歉,並誓言只要他在地球一天,一定不容惡意栽贓的言行再度還魂。」
「其中,又以堅持要到五二O才下台的謝長廷,表現最搶眼,不但努力自我批判,並對選舉期間的負面選戰手段,多次向全國人民道歉,並誓言只要他在地球一天,一定不容惡意栽贓的言行再度還魂。」
或者是批判
「瞧你做的好事」(好像國學常識裡會出現的句子)
「瞧你做的好事」(好像國學常識裡會出現的句子)
或者是不好意思
情人間的對話「我哪有想你阿,我最討厭你了啦,討厭」
情人間的對話「我哪有想你阿,我最討厭你了啦,討厭」
或者是自我催眠
「我一點都不想吃雞排!」
=====國學常識結束分隔線=====「我一點都不想吃雞排!」
但本人最愛用的反話,是主受詞顛倒。當要表達自己對對方的喜歡時,不說「我喜歡你阿」,反而說「你喜歡我阿」。當我要說我愛你的時候,我卻說:「你要愛我唷」當我要說我想你的時候,我卻說「你有想我嗎?」
為什麼這樣,大概是因為我覺得人是互相的吧。我喜歡你,也代表了你喜歡我。我愛你,也代表了你愛我。我想你,也代表了你想我。
訂閱:
文章 (Atom)
-
最近很多《影后》的討論了,半夜突然想到可以講講渣男的事。先閒聊一下,我最感動的故事應該是柯麗芬跟TB(母女故事就是讓媽媽感動),還有胖姐(其實也是某一種媽媽姊姊吧)。 =====最震撼的應該是楊謹華太美了的分隔線===== 今天想要跟大家聊一個很邊的事情,就是在看劇的時候,我...
-
前陣子,我跟老公正在追on檔的《淚之女王》,每個週末晚上準時收看。 不追on檔劇的朋友問我,聽說裡面都是老哏? 我說:「戀愛哪有新哏?」 男主角、女主角夠帥夠美就看得下去,而且我們就是想看糖啊,糖有分新舊嗎?真要說的話,年輕有為的男總裁對一般背景的的女主角才是老哏,《淚之女王》還...
-
依附聽起來像是一個略帶負面的詞彙,至少我第一次聽的時候有這種感覺,後來才知道不是這樣。之前在其他本書裡讀過一篇關於擇偶的文章,裡面講到,好伴侶的一個指標就是有沒有好的依附關係,那時候就很想了解一下什麼是依附關係。 這次出版社問我要不要讀這本書的時候,看一下介紹是依附關係耶,就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