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心理學的常見概念:人格類型、人格面具、陰影
這本書的作者James Hollis是榮格派著名的心理學家、分析師寫了很多本跟榮格心理學以及中年有關的著作,除了《中年之路》,我還讀了《覺醒中年》。榮格心理學有很多概念,一個比較有名的應該就是後來發展成MBTI的8種人格類型。
人格類型原本是榮格在1921年時提出,主要描述內傾(Introvert)和外傾(Extrovert)。他認為每個人都具備某種功能,包括思維、情感、感官以及直覺。人格類型中都有主導功能,指的是你最常反射性使用的功能。這並不代表,比如說重視邏輯思考的人就完全沒有情感,而是說他們最常自然反應的方式,是基於邏輯的。
主導功能是每個人傾向於使用最多的功能,並且會隨著練習變得更加擅長。這也使得一個人的視野和人格,越來越貼近於這個功能的特質。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主導功能一定更好,它只是更發展完全或者更常被使用。相對地,劣勢功能則是在一個人身上比較少被使用的,甚至可能是讓人感到不舒服的功能。 (看到這裡覺得比後來的MBTI的解釋更能打動我)
例如,對於思考型的人來說,這並不是說他們完全沒有情感,而是當面對某件事情時,他們更自然地用邏輯來處理。而這樣的人在情感上的反應,可能會以較原始或較粗糙的方式表現出來。經過這些理解,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每個人格功能都有其強弱之分,並且會影響我們如何與世界互動以及看待自己。
「人格面具」其實顧名思義,就是自我對於社會生活的適應,人就會去創造很多的人格面具。比較直觀的去理解,就是我們可能在爸媽面前一個樣子,我們在職場也是一個樣子,在伴侶的面前也是一個樣子。人格面具其實是自我跟外在世界的必要的連線。
因為我們會在某個程度上認同,自己的人格面具,他就是一個很社會化的自我。到了中年,在某個方面就會去改變我們跟人格面具之間的關係,你可能戴不住這個面具,因此感到痛苦。
因為人回應社會的需求創造了人格面具,但是它畢竟是用來處理外在現實,自始至終你還會有一個內在,這個內在戴上面具之後,被你自己所壓抑的事情,會構成你的陰影。到了中年,會逼迫你去面對自己陰影,去認識自己的黑暗的那一面,你去認識自己的自私、恐懼、嫉妒或是毀滅的能力,這些都可以稱之為陰影。
為什麼人會有中年之路呢?
書中用榮格心理學的認同階段來解釋中年。榮格認為人一生當中會經歷幾個階段不一樣的認同。第一個階段的認同是童年,也就是你對於你的父母跟現實世界的依賴。然後接下來會與父母親的分離,就會開始你的第二個認同時期就是你的青春期喔,在這個階段開始去思考我是誰,然後你的自我會變得比較不穩,有相當的可塑性。
那第二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呢 是鞏固自我,就是你會對這世界說:僱用我(Hire me)還是跟我結婚(Marry me)、還是信任我(Trust me),你會證明自己是值得被這樣做的。你會遠離對父母親的依賴
進入這個世界年輕人就會開始慢慢的就是變成成年人,他把這個階段大概是在12歲到40歲的這個階段期間,稱為第一成年期,開始嘗試自己扮演成大人,然後慢慢的開始有工作啊 結婚啊始成為了父母親啊開始繳稅啊然後你就變成,你會覺得你好像變成成年人了。
過去的投射瓦解,痛苦也是獲得新生的機會
接下來就到達第三個認同階段,那就是我們的中年之路喔它是叫做第二成年期,就是你開始你原本在上一個階段當中你會去投入,投射說我要成為什麼樣的角色,然後只要我把這些事情做好了我就是獨立了 我就成年了。第二成年期就是在你的投射瓦解的時候產生。
你會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或者是期待破滅或是空虛或是意義喪失喔,就比如你不能扮演自己過去扮演的角色,你不能投射你的身份在職場、伴侶父母或親子關係上。你覺得職涯到達天花板,長期親密關係(婚姻)也帶來壓力,父母老去、身體變成你的敵人,孩子放手離開你等等。 你理解到你終究不是理想的你自己,你也不是你戴上的面具,你內心中有更多的陰影,你與理想的你或是社會化的你有必然的差距。你又開始問,我是誰,生活的意義是什麼,我要往哪裡去,這就是他所謂的中年之路。
然而,在這個危機當中,你也獲得了一個成為真正的自我的機會,你有機會超越對父母親的依賴,超越了你被養育的文化與習慣,然後去討論、接受你到底是誰。然後經歷了這個第一成年期之後,接受生命有更大的責任、更有意識的去度過剩下的生命。中年之路就是這個第二次的成年期。在第二成年期之後,第四個階段就是老年之後,去認同人的必死性,去學習與死亡共處。
我們雖然可能一開始會沒有那麼情願的去進入中年之路,但它可以讓你面對你自己,去思考我接下來的生命要怎麼過。除了你的過往,還有除了你迄今以來所扮演的角色之外,你到底是誰。如果你有在思考這個問題的話,你可能就走上了中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