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不想克制,也不是一定要,只是就不要想說我又不要克制,又想要自己可以很冷靜很酷。不過我也衝了很多年。
=====祝Winnie生日快樂的分隔線=====
克制欲望在商業領域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梗講出來你們應該也都聽過,「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在《EQ》裡面寫過,後來棉花糖系列出了好多書。這是史丹佛大學對4歲小孩做的實驗,他們把一粒棉花糖擺在桌上,跟孩子說我出去一下,如果我回來的時候你還沒吃棉花糖,我就會多給你一粒棉花糖。真殘酷的實驗,用來測試孩子克制情緒與壓抑衝動的能力。
這個實驗追蹤到這些孩子中學畢業,他們發現能夠抵抗誘惑的孩子,社會適應力較佳,也較能面對挫折,面對困難也不輕言放棄,追求目標時也和小時候一樣,能壓抑立即得到滿足的衝動。在入學試驗上,用棉花糖試驗預測成績比IQ測驗還準確(直到開始念書IQ測驗的準確性才提高)。
發明棉花糖試驗的米迦爾(Walter Mischel)定義此現象為goal-directed self-imiposed delay of gratification,「目標導向的自發式延遲滿足」,意思就是克制衝動(吃一粒棉花糖)以達成某種目標(將來可以吃兩粒)。
好,學術課結束。我想延遲滿足的好處不必多言,用減肥當例子就很清楚,你必須要克制當下的衝動(暴食),才能達到未來的目標(穿比基尼)。當然如果你覺得暴食的滿足比穿比基尼好這個說法就不成立,但大部分的女生暴食之後只有罪惡感而已。
那麼在情感上,延遲衝動有好處嗎?這邊我們先排除簡單的面向,比如不想生孩子所以都要做好安全措施。或是不想跟現任女友分手,所以面對前女友的誘惑要把持住。另一方面,假如雙方都是憑感覺而且很衝動,你們喜歡就好,我們也不討論。
我們只談,如果想要達成的目標是「在一起」,是不是該要延遲衝動?比較像是,我想要跟對方在一起,那我該打電話給他嗎?我該約他嗎?我該跟他說我想他嗎?我該說我喜歡他嗎?我該多常跟他出去?我該跟他牽手嗎?我該跟他擁抱嗎?我該讓他親嗎?
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是給大家一個思考的點,你想做的事情,到底是滿足衝動,吃掉擺在面前的棉花糖,但因此達不成目標。還是克制衝動,設法轉移對糖的注意力,然後可以離目標更近一步。我的意思是,有時候你當下好想好想做的事情,你覺得為何阿,為何不能做,我明明就很想做阿,其實是違反你真的想達到的目標。這就又回到暴食和比基尼的比喻。你要搞清楚你現在到底是在失心瘋,還是在為夏天作準備。
講的好像我多有意志力一樣,其實我也常常在電視機前面莫名就打開一包爆米花,有時候還會去買鹹酥雞。 (暈,難怪都瘦不下來)
所以呢?以我自己的建議來說,要能夠長期克制欲望,以週期性的方法來做最能持久。你從頭到尾都在忍耐的話,有一天爆發就會失控,比如一直忍耐不要太主動,有一天就突然跟對方告白,像這樣。給自己一點週期性的空間,每隔一段時間就容許自己釋放一下壓力,其他的時候還是要想想目標到底是什麼?結論讓我用一個老梗,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經驗值夠多就慢慢可以知道分寸。
1 則留言:
imposed
看了7年的大魔王
現在才幫你發現
繼續等你的新作唷
什麼都好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