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訊
2別人的意見
3自己的看法
by Johan Botha: Life and the Onion |
=====為何最近都要分上下集才講得完的分隔線=====
1 請見上集。總之只會分享資訊,資訊又是來自大家都看的網站,只是你今天比較早上網所以先知道的資訊,並不是特別有趣。而分享連沒懷疑過,或是懷疑但沒有求證的,不只是無趣,是無腦。
2 別人的意見:這有點像是我們看新聞報導,上面會引述網友的意見,而且是不知道從哪裡來的網友。會被引述的意見通常是特別激烈特別酸特別好笑,很少是特別有理,因為是引述別人的意見所以媒體不用負責任,他們只要製造出有一群人對某件事不滿的氛圍就好了。
常看別人分享,抑或聽別人轉述有某一個人(常常是不具名的網友),講了一句很好笑的評論,深得你心。這些人講了別人的想法,還以為自己很有趣很有幽默感,殊不知別人講的話不會變成你講的話。如果有個人他只能說出別人的批評或搞笑,就像一個失敗的脫口秀主持人,都是抄襲別人的點子。
我不是說不能分享別人的評論,而是你至少應該思考別人的評論是否有道理,有道理在哪,如果有可能沒道理會是因為什麼。不要因為你跟著笑了或憤怒了就把它變成自己的想法。
3 自己的看法:我喜歡聽別人的看法,即便與我相左,但前提是那真的是一個看法。這樣,我們可以把談話帶到下一個層次。我很怕的是,裝作是想法的不思考,那是一種刺激反應、套公式說話的方式。
舉幾個例:
刺激:關於台灣某個地方發生的壞事
反應:鬼島,不意外(這麼不意外你幹嘛回?發生一百件其他的事仍然作出相同的反應可以稱之為思考嗎?)
刺激反應還有很多次公式。只要是關於司法,就回「恐龍法官不意外」。只要是關於韓國就是,就是「韓狗不意外」。只要關於媒體就是「妓者不意外」。如果你真的這麼不意外,幹嘛要回?顯得你是先知你超級不意外的?
反過來說,只要是關於外國發生的好事,就回「但是在鬼島不可能」。
只要是在台灣發生的好事,「但是我的/其他人的企業、老闆、父母(自己類推)不是這樣」總是你承受極大的痛苦,少數人的成功都是幸運
只要是鼓勵別人去做什麼的事情,就回「但是環境、公司、鬼島、文化、現在的父母(無限延伸)不允許」總之太多事情阻止你追尋你的夢想
我不曉得這些人是否知道自己是某種批評文字生產機,還是會覺得自己在針砭時事。
刺激:關於某個台灣人在國外發生的壞事
反應:丟臉丟到國外去
某些其實是台灣人在國外新聞網站寫的評論,但這些人不會去查證,就認為是國外媒體報導。並且只要是國外媒體或外國人說台灣不好,就代表是「事實」「真理」。又更根本地,若是有外國人在台灣發生同樣的事,我們會認為美國人就這樣嗎?還是會當作是個案呢?所謂丟臉丟到國外不過是好像綁在一起實則切割自己的說法。
你可以看到刺激反應大多是批評,因為批評聽起來很像看法。我害怕不思考的人愈來愈多,因為只是分享資訊就有一堆人按讚分享,好像你表達了正確的想法;講別人已經講過的話這麼容易,好像那就是你的想法;刺激反應這麼容易又這麼正確,可以在一秒鐘內說出來,不用思考又有參與感,還以為自己有見地。
3.5 還有一種不是看法是感受。就像讀者寫信給我,常常寫的都是他們的感受,他們把事實和心情都寫得很仔細,我也會很認真看。不過我也實在受不了,任何一個他活著的時候你不認識也不關心的人,但知道他死了以後就刺激反應「RIP」。
箭靶文的結論
最近去看了布萊德彼特的末日之戰(好看,推一下),中間有一段講了第十人(the tenth man)的機制。如果同樣的數據,有九個人看了都得出顯而易見的同樣結論,提出同樣的建議,第十人有義務要持相反意見的假設,然後盡力查證自己的假設。
我怕我們缺乏第十人。
8 則留言:
實在太受用了,不推不行!
看到很多新聞都是網友說...網友覺得...網友憤怒...就覺得很痛苦
當第十人需要承受十人壓力的勇氣
大推第一個刺激反應的例子。
我每次打開臉書又是看到一串刺激反應鬼島文
"鬼島,不意外"
"鬼島,不意外"
"鬼島,不意外"
就怒按X關掉。
這些人只是在撒嬌哭鬧。不是在表達見地。
像這樣的對話就很無趣又膚淺。
這顆洋蔥很漂亮~
哈哈哈哈哈本篇的例子我的FB上都有耶。最近發了很多政治文有朋友留言「不意外」我也會怒按X,但對大多數人來說象徵性的附和總是比有建設性的表達見地來得容易,否則媒體也不會一直炒洪仲丘而把其他更重要的新聞都擺在一邊...(菸)
鬼倒不意外只是諷刺嗆聲,不是每人都有閒寫評論
認真就輸了XD
洋蔥很漂亮+1
刺激反應超討人厭!!!!!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