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2

關係中,可以做自己嗎?


那天一位新婚人妻說她昨天跟老公冷戰了。原因是前一天有跟老公說要出去玩,老公要她答應晚上11點以前一定要回到家。然後,大約在10點半的時候,她還在外面,老公打電話來,問她什麼時候回家,她略帶歉意地說,再半小時?

等到她回到家(比11點再更晚一些),自然面對老公的臉色,她覺得自己又沒有真的很晚,老公小題大作,兩人微微冷戰。

聽到這個故事,
結婚很久的認為是她不對,已經答應好幾點要回家,又沒有做到,她該道歉。
沒結婚的認為是老公管太多,大家都是大人了還有什麼門禁,笑死人了。
新婚人妻的申辯是,她覺得結了婚,人應該還是可以做自己(吧?)

有趣的是,從看法的演變,可以看出人在一段關係裡的演進。在交往階段,門禁這件事基本上不存在在我跟對方的討論裡。其他同樣不存在的議題比如,我要跟誰出去,我要去哪裡。關係的拘束性很低,不會因為一方要求,另一方就得要改變。

我也覺得兩個人沒必要因為在一起就改變自己,因為不喜歡分開就好了,沒有什麼事情有必要一定要在一起。(這裡指的是不情願的改變,自然或主動的改變一定存在)我想也是因為我的自我觀念很強烈,所以沒有人要求過我(也可能被我忽視所以忘了)。

結婚的拘束性很高,高的意思是除非你想長期(至少是數十年吧)跟一個人在一起,或者除非你想生小孩,不然實在沒必要結婚。結婚/離婚的成本都很高,社會學上的說法是文化刻意創造高門檻讓你不能輕易創造或放棄婚姻。

因為拘束性很高,雙方要妥協取得共識的事情變多,難度也變高。比如一個想生小孩一個不想生好了,這件事情非黑即白,沒辦法兩個人都做自己。一個想跟媽媽住,另一個不想,就有一個人得妥協。(這個問題還有另一個論點就是婚前就該考慮對這些事有沒有共識)

晚回家這個議題雖然沒那麼激烈,不過我的想法是,遇到你覺得自己在妥協的事情,就想一想對方妥協的事情(一般的婚姻裡都有),你們在這段關係中給予對方的支持,因為對方而過得更好的地方(一般的婚姻裡也都是有的)。其實,這對夫妻不久前還在討論為什麼她都不接電話,我想雙方都有點進展(笑)。

另外一個角度是,有時聽起來不激烈的事情,後來也會變成激烈的事情。我認識一個男人,因為老婆是追星族,追韓星追到幾天都不回家,也花了大把戶頭的存款,長久無法溝通的情況下,最後兩個人就離婚了。

那麼在關係中不可能做自己嗎?老實說是不可能跟沒結婚的一樣。因為得放棄一些別的東西,所以你必須尋找自我中的一個關鍵元素(意思就是不是全部),保留與餵養他,設法讓這個自我能夠在關係裡也活得好好的。


Painting/ Pablo Picasso Tete de Fem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