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我讀《失控的焦慮世代》


 

一開始是看到比爾蓋茲推薦這本書,然後身邊有一些媽媽在讀,看了一下簡介說是手機對孩子的影響,好像覺得大概可以想像到內容,所以沒有馬上開讀。書的主論點很單純,但我覺得我都很有共鳴。

1.這個世界對實體的保護太多,對虛擬世界的保護太少。

我們非常注重孩子的人身安全,連他自己去公園都不行,但我們小時候常常在孩子同樣年紀的時候早就下課自己去公園、去跑腿、去騎腳踏車,我記得我小學暑假就會自己去游泳,三四年級自己搭公車上學,總之就是一些根本無法想像讓孩子自己去做的事。父母需要放手讓孩子冒險、自主,感覺他有能力自己完成事情。記得第一次讓孩子自己下樓去買東西,帶悠遊卡或一點點零錢,他們非常得意、有成就感,他們非常想要試著自己完成事情。

相反的,同樣年齡的孩子卻可能在網路世界上跟陌生人聊天、接觸不應該接觸的內容,美國社群媒體的年齡限制是13歲,但沒有很好的檢驗機制,作者認為應該要再提高。

2.男孩容易受到遊戲影響,女孩則容易受到社群媒體影響。

在網路世界上的交友跟互動是可以隨時斷裂的,男生玩遊戲雖然也可能組隊,但也可能一不開心就不玩了,很難培養出長期的友誼,就是一不開心就不玩了,所以很快逃遁到遊戲的世界裡,男生受到的影響是退化到不成熟、缺乏社會化的情況。足不出戶的繭居族,以男性的比例偏高。

女生則是因為重視共融性,所以會很怕被排擠,遇到霸凌、受到控制的恐懼增加、被根本不現實的審美觀影響,覺得自己不夠美、不夠瘦,或是必須要跟其他人一樣等等的焦慮驅使。

3.還給孩子以玩耍為主的童年,盡可能延後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的時間

讓孩子有更多空白只是玩耍的時間,這是孩子跟人相處,了解社會、發展與人互動、同步的能力,擁有超越於自己的體驗(像是處在大自然環境中感受到的敬畏感)。給予太多的螢幕時間和網路時間,都可能造成注意力碎片化和睡眠不足。如果你在孩子身邊一直用手機,就算你不給孩子用,孩子也會知道那是個好東西,他也會想要用。

我常想,什麼時候我們會遇到孩子想要手機?書裡說很多孩子都在10、11歲擁有第一隻手機。(美國數據吧,感覺亞洲父母應該會控制的比較嚴格)我們家孩子還小沒有手機,平板時間控制在週末,孩子還沒有社群媒體,會用平板玩遊戲、看YouTube影片。作者呼籲把時間延後,但不管你什麼時候給他手機,給了之後他就不會再理你了(因為我們大人就是這樣被手機吸住的,更何況是孩子),只能延後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希望在孩子更有自制力的時候,避免過早離開實體世界,建立真實的人際關係。

因為我有兩個遺傳到我晨型人基因的孩子,每天早上都六點多不用鬧鐘自己起床,兩個也會自己看書、張羅早餐、然後再玩玩桌遊、下下棋才去上學(或是把我吵起來)。現在盡量讓晚餐後睡覺前的半小時一小時,爸爸媽媽離開螢幕離開手機,跟孩子玩遊戲、聽孩子講白天的事情,到他們上床睡覺。週末盡量有一些在戶外的時間。我還是常常不自覺的滑手機,也會想要放空追劇逛街,就是盡量提醒自己。

推薦所有爸爸媽媽們來讀,會改變你們跟孩子的互動方式。想說粉專裡應該還有粉絲,跟我一樣,從年輕(?)一直看到現在結婚生小孩(不離不棄,感謝你們)。

題外話,這本書我是用在電子書閱讀器上看完的,正文的內容大概在40%多一點就結束了,後面都是文獻。電子書閱讀就是會有這種原來附錄比正文還多的體驗。


20250219

《我的完美秘書》之大人的戀愛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起追完了《我的完美秘書》。前面一直盯著李浚赫的帥臉和長腿,這個人穿西裝也太好看了吧,腿也太長了吧,韓劇男主角就是要穿整套西裝!寫這篇的時候,李浚赫來台灣,網路上都是他從機場走出來的生圖,也是那麼帥!韓劇明星根本醫美代言人吧。

看完想說,《我的完美秘書》就是大人的戀愛啊,看得好舒暢啊。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下這個大人的戀愛。我上課的時候會跟同學說,我知道大家都有很多小劇場,大人的戀愛,某程度上就是沒有那麽多小劇場,可以坦率表達自己的心意,希望對方好,所以可以接受發展或不發展的關係。

印象比較深的一段是,他們在辦公室首次曖昧之後幾天,女主角姜智允本來以為自己在做夢,後來發現這好像不是做夢。晚上在辦公室她就直接來了(?)

姜智允:你為什麼裝不記得?你記得哪些事?(大人就是直接問)

劉恩浩:妳希望我記得哪些事?(也沒在閃)

姜智允:那就當作你沒來過吧。(超直接)

劉恩浩:那我會繼續維持現在的認知。(也超讚)


這段對話呈現出大人的戀愛是

1.你希望的關係,就也會是我希望的關係。

劉恩浩對姜智允也有好感,但他選擇不說,不是害羞,而是大人的包容跟體貼,有好感但也可以不繼續發展,維持目前的關係。他想知道你希望我們是什麼關係,我們就會是什麼關係。

2.有事就問吧。

這裡也顯示出女生的大氣,疑惑什麼事情就問吧,想那麼多幹嘛。以前看一些偶像劇的時候會覺得,為什麼她/他不直接去問清楚,才會有這麼多誤會,要是這劇是我來演一下子就結束了。(攤手)


下一個大人的戀愛的情節是

3.可以坦率地對一個人好,但又不造成對方的壓力

記錄一下劉恩浩讓我(?)暈的對話

一個是他邀請姜智允來家裡吃飯,雖然是主管們一起去

劉恩浩:「請妳來吧,我想煮一頓家常菜給妳吃。」不去行嗎?

另一個是打籃球的時候,姜智允說自己不喜歡輸,

劉恩浩:「那我以後都輸給你吧」(好喔輸一輩子)


如果不是劉恩浩在這劇裡演一個純情男生,這台詞實在太會撩了。
就是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其實又有什麼的台詞(男生請筆記)
切記講出來的時候一定不能害羞(才會感覺沒有什麼),要讓女生自己覺得有什麼(那才有什麼)如果女生覺得沒有什麼,那就是沒有什麼了(是在繞口令嗎?)

後來,當姜智允知道自己對劉恩浩有好感的時候,一開始想換秘書,
但當劉恩浩問她自己做錯什麼的時候,她完全不隱瞞自己的心情。

「你沒有做錯什麼,問題出在我身上」

「我喜歡劉恩浩你,所以總是做出一些反常的事情,也影響到了工作。」

「這是我自己的問題,我要自己解決才對」

「對不起,講這些話讓你有負擔,我的心意我會自己整理好。」


最後她面對自己的心情,飛奔去「你不要(跟別人)去看那部電影」
也不用多說什麼,就說完了一切。還主動親劉恩浩,讚。

我看韓劇的時候有個病(?)就是只喜歡曖昧的橋段,在一起之後就覺得好無聊(?)但是看這劇真的很喜歡劉恩浩送姜智允回家的時候,姜智允說「如果你下車我會不想讓你走。」男生聽到應該死都要下車吧。還有上班偷親他的手(經過我老公起雞皮疙瘩認證)我的意思是戀愛當中的小小情趣是很棒的,這不用靠猜測對方的心意也能做到。

再講一個一點點相關的題外話,
第一次讓我想到大人的,其實是《機智醫生生活》,
就是男女主角經過漫長的一天,一起喝咖啡
頌和問他:你有為自己做過什麼嗎?讓自己好一點
他說:我讓自己和你這樣坐在一起喝咖啡
(此段全憑記憶劇情和台詞應該有出入)

文末,我發現我竟然有大人這個tag,有興趣的人可以點去看看。

工商時間
下個月有開課實體課資訊,歡迎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