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試用奈米香蕉亂的結果 |
最近我會自稱「讀心術之王」,聽起來很搞笑,但我是認真的。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讀心的秘訣。讀心術不一定要心思細膩,有時候需要想少一點。
人做一件事,背後通常有一個很單純的理由。為什麼會猜不到?往往是因為我們把自己的心思投射到別人身上,自然會看不清楚。或是認為背後有很多理由,是啦,但通常有一個很主要的。
我算是一個「低情緒、怎麼都可以」的人,不太有自己的情緒,也不會想太多,常常能很快推敲到對方真正的意圖。
舉個例子,老闆平時沒什麼在管,但突然要你做新產品的銷售檢討報告。你的第一反應是?要把數字包裝得漂亮一點,好讓專案看起來沒那麼失敗。
但是,老闆怎麼會突然叫人「檢討」?並非老闆想知道什麼,而是老闆想做什麼決定。這背後的訊號很明顯:專案大概要喊停了。只要推敲到這一層,就知道報告不必粉飾,而是要巧妙地把「老闆心裡傾向的選項」列出來,再附帶其他替代方案,這樣老闆就能順理成章做決定。
或者是在 報告產品點子的時候。A同事報告完了,B和C同事覺得很普通,老闆卻突然說:「D以前有做過相關的專案,D覺得怎麼樣?」如果只看表面,好像只是隨口點名,但只要想一下D的立場,就知道老闆想保住這個題目,只是他習慣不表態,要有人先說出他的想法。
這種程度的讀心,其實就是深度理解老闆。有人喜歡透過檢討慢慢凝聚共識;有人不愛先講,等別人開口再跟進。當然,遇到直白說出自己想法的老闆,就輕鬆多了。
戀愛裡的讀心術也是一樣。很多人會問我:「他/她到底在想什麼?」其實道理並不複雜——我們都是人,會想靠近喜歡的人,也會遠離不喜歡的人。有些人因為害羞或害怕被拒絕,會做出相反的行為,所以沒那麼好解讀,但是大原則也是一樣的。
-
理解對方:多給彼此一點相處的時間,抱持人類學的好奇。
-
收集樣本:不要只看一次互動下定論,多觀察幾次比較容易抓到訊號。
-
減少投射:比方說因為自己對對方有好感,就很容易把對方做的事情解讀為好感。
自然,我並不是唯一會讀心的人。我有個朋友是「善解人意」的代表。她讀懂對方的心思後,通常會選擇配合,所有認識她的人都覺得「她好貼心」。
我雖然能猜到對方在想什麼,但常常就停在那裡,不會去迎合。原因很簡單:討好別人的滑坡太累了。所以,雖然知道對方要什麼,但我心裡只有「歹勢」。
這個性聽起來有點糟,也有好處,比較不會內耗。不會因為「猶豫該不該做」或是「做了然後自己不開心」而糾結。後來甚至在感受到有人的期望投射過來時,寒毛立起來就先把開關關了。
我想說的是:讀心術,不是為了「做對方想要我做的事」,是「當我想要的時候可以做對方想要我的事」,不想要的時候就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