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2

進入婚姻

和進入戀愛關係相去甚遠。成本太高,不會有人只是為了試一試就花上幾十萬,驚動雙方親友,宣稱要開啟一段一輩子的關係。

=====寫著想到多元成家的分隔線=====

雖然跟著年紀,好像身邊所有人都結婚了,其實這門檻,高到許多人準備跨進去的時候才放棄戀情。戀情原本長久到雙方自稱老夫老妻,真的要當夫妻的時候才發現,我終究不願意付出那麼高的成本,比如,搬到南部、跟公婆住、馬上生小孩、放棄出國念書,放棄出國工作。

結不成比結了痛苦好,我覺得。

也有人勸結不勸離的,說不結怎知結了不好。但倘若結之前,你理性評估、感性衝動,都沒辦法讓你只是度過籌備期,我不知道你要怎麼度過接下來的歲歲年年。

不過最近的心得是,有時候你覺得婚姻是大家都做一樣的事情,其實婚姻的形式遠比我們想像得多,而且這些都是婚姻。並不是有一種婚姻是正常,其他種婚姻叫做不正常。比如說,是不是結了婚就是兩個人要住一起?住在一起是多數人的形式,不過並不是住一起叫做正常,不住一起叫做不正常,不住一起只是一種選擇。有人因為工作需要沒有住在一起,有人因為家裡太小沒有住在一起(真的有),有人因為住在一起一直吵架所以沒住一起,有人因為本來一直沒住一起,等到能住在一起的時候反而覺得不住在一起得好。

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的婚姻形式或許更有彈性。
但它從來不會比戀愛更有彈性。

進入婚姻,你會看到很多人作出你本以為他們不會做的選擇,他們知道這是進入婚姻的決策,他們並非委屈,而是有意識地作出決定。而你認為的也沒錯,這些決定很多來自女方。 有人選擇從台北搬到南部,結婚之前她沒想過離開台北,但離開後她愛上台中的陽光。有人選擇跟公婆住,不是被迫,而是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個選項,她也選了,也好好適應所有不適應。有人選擇生小孩,然後孩子成為她人生的意義,但她生之前並不知道孩子這麼好,她只是因為先生非常想要小孩而決定一結婚就生小孩。

這幾年我也看到很多男生做這樣的決定,辭去高薪工作,跟著老婆到異鄉重新開始;從不願意生小孩到跟老婆一起期待小孩的來臨;因為岳父岳母年事已高,婚後跟老婆一起住在娘家照顧家人。


我們不會說所有決定結果都會很好,可是不帶著怨懟去做,更容易ends well。








4 則留言:

泡泡 提到...

不帶著怨懟去做,很重要!!

ZERO3 提到...

我有一種直覺(錯覺)

適合結婚的,都想東想西擔心一推而沒結

不適合結的,卻都跟著世俗的壓力結婚了

daimaou 提到...

我的直覺是樓上年紀很小(小於28),呵

ZERO3 提到...

對...我心智年齡很小....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