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4
每位女孩的黑暗故事
最近的新聞,讓我的心情有點受到影響。一位女孩受到的待遇,以極為細膩的文字描寫出來。我不敢讀這本書,光是從博客來上看到的片段連載,就覺得悲慘。
不過,今天我想談的是後續的事。
在那之後,我看到無數,幾乎可以說是無數的女人,講起了自己的遭遇。有人被性侵;有人遇到不懷好意的人;有人差點被怎麼樣;被自己的長輩、老師、鄰居、路上的陌生人。
一個朋友問:你有遇過類似(性騷擾)的事情嗎?
我想也不想:每個人都遇過吧。
這些描述自己遭遇的,也有的是40、50歲的女性,講他們10歲以前發生的事情。你想想看,且不論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是什麼,是否留下陰影,總之是一件她們記得幾十年的事。
為什麼這社會上的女性,有這麼龐大的數量都曾經暴露在與性相關的黑暗中,我覺得很疑惑阿。
今天有這一件悲傷的事情,讓許許多多女性把自己的故事講出來,也許她們從中獲得了力量,也許這代表她們向前走了一步,她們想要鼓勵其他人,或者想要這社會可以做點什麼讓這些事情不要一直發生。我希望可以,我希望有。
特別自己有了小孩之後,更容易想像如果發生在我的孩子上怎麼辦
想來想去,都覺得只能早點給他性教育。
一種狀況是,小時候,你不知道你遇到的是什麼,通常你都是害怕或覺得怪怪的。要等到多年以後,你長大懂事了,才會知道那是性騷擾,那個人對我做了什麼。
如果那經驗帶給你的只是威脅、驚嚇、恐懼,還不是深層的傷害,記憶都已經可以糾纏女孩們(回想起的時候大多都是女孩)多年。
在某些灰暗的地方,假使你認知到有人對你做了不好的事情,絕大多數的人都說不出口。我們忍耐、逃避、假裝它沒發生、不斷自問為什麼是我。就是少有人選擇把它攤開來。
我該怎麼教會我的孩子,如果有人想對你做什麼,違背你的意願,你要大聲拒絕,對你做了甚麼,你要說出來,那不會是你的錯。
而就算我再三告訴我的孩子,就像這風氣轉變的社會如今再三告訴女孩們的一樣,許許多多的我們仍然選擇不說,仍然覺得是自己的錯,仍然覺得讓其他人知道非常可恥。不如假裝和其他人一樣不曾有過不該有過的遭遇,然而私底下每個人都埋著一些,不該由自己來背負的黑暗故事。
===一點不相關的後話===
最後的最後,還是想說,讀小說的時候,切勿把全文當成完全真實的經歷。
photo by Joseph Paquette (Flickr) [CC BY 2.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在網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種論述是,男生喜歡你一定會主動,被動就是對你沒興趣。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來討論這件事 =====3個月沒寫文羞於見人的分隔線===== 一直想寫這篇,因為我收過好幾次女生寫信來問,對方到底是害羞還是沒興趣。大前提是,男生基本上很單純,只要你...
-
心魔這件事情,每個人都有,就是看是什麼心魔。比方說,它可能是一種小劇場,他不回訊息一定就是他不喜歡,他既然都不喜歡我就放棄吧。它也可能是一種恐懼,像是她這麼好看,我去約她,她怎麼會理我呢?它也可能是一種自我審查,像是我值這個錢嗎?我薪水不能開太高。 戀愛或曖昧經驗值少的人,心魔可...
-
上次講到我讀了 《數據、真相與人生》 這本書,裡面有提到預測感情幸福的指標。今天我們繼續分享一下這本書,裡面還有另一個跟感情有關的主題:大家擇偶的時候到底都看哪些條件? 全世界都有研究員對這個主題感興趣,以前要訪問別人(還要擔心他們說謊),現在可以分析線上交友平台的資料。先猜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