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3
水泥半乾的35後
最近觀察身邊超過35歲的單身男女,給我一種感覺,其實他們也喜歡單身。這並不是說他們不想找對象,或者是會拒絕約會,但他們基本上都已經發展出一套和自己相處的方式。
這讓我有個推論,35歲之後找到對象會愈來愈難,除了市場本身縮小(不論男女)之外,其實我們也成長到內心逐漸凝固(外在則漸漸枯萎)的時期。
凝固的意義是,我們不再那麼願意為了別人改變自己。我不是說你只要當自己就不可能找到對象,但是兩個人相處就是跟一個人生活不一樣。年輕的時候我們挺願意放下身段的,許多人還先交往"看看",光磨合就可以耗上數年,甚至明知不適合也不願意放手。(那大約是年輕的執念。)
35後,這耐心消失了。也許是過去的試煉讓自己疲倦,寧願把時間精力和金錢拿去花在自己覺得最能取悅自己的事物上。
他買了貴得沒有道理的椅子(也許有啦),給自己買了第三副高檔耳機,換了更大更亮的螢幕,但不太想和不熟的女生交換聯絡方式,也懶得跟她們聊天,還要想話題,為什麼不把時間拿去看電影呢?
還有那個每天下班後去跑十公里的他,嘴巴上說想交女友,但介紹過的女生總是很快挑到一兩個不滿意的地方。跑步健身帶來的成就感是可預期的,約會卻不是。
她最近也結束了幾個月的約會,就說「我們都沒有我們想得那麼喜歡對方,沒有喜歡到願意為對方改變甚麼。」
那個超想交女友的他在一次午茶約會時,懺悔說,我想我是把太多精力投注在美食上了。要他跟店老闆搭訕,他二話不說就開口聊料理;要他多跟女生說兩句,他就只能保持朋友距離,固定遠遠淡淡地邀約,然後判斷對方應該是對他沒意思。
35後,雙腳就像陷在凝固中的水泥裡,衝不動了,也不想衝了,部分地把水泥視為保護自己的方式,被拒絕的時候比較不痛。
希望大家都能遇到一個讓自己願意把腳拔出來奔跑的人
延伸閱讀
成本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在網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種論述是,男生喜歡你一定會主動,被動就是對你沒興趣。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來討論這件事 =====3個月沒寫文羞於見人的分隔線===== 一直想寫這篇,因為我收過好幾次女生寫信來問,對方到底是害羞還是沒興趣。大前提是,男生基本上很單純,只要你...
-
心魔這件事情,每個人都有,就是看是什麼心魔。比方說,它可能是一種小劇場,他不回訊息一定就是他不喜歡,他既然都不喜歡我就放棄吧。它也可能是一種恐懼,像是她這麼好看,我去約她,她怎麼會理我呢?它也可能是一種自我審查,像是我值這個錢嗎?我薪水不能開太高。 戀愛或曖昧經驗值少的人,心魔可...
-
上次講到我讀了 《數據、真相與人生》 這本書,裡面有提到預測感情幸福的指標。今天我們繼續分享一下這本書,裡面還有另一個跟感情有關的主題:大家擇偶的時候到底都看哪些條件? 全世界都有研究員對這個主題感興趣,以前要訪問別人(還要擔心他們說謊),現在可以分析線上交友平台的資料。先猜一下...
1 則留言:
越是掙扎 越是陷入
35歲尾女人
無法參加家庭聚會
只能埋守工作
為何還要掙扎
只是因為想逃避
想進入另一個身份
盤算著馬上找到人馬上上了床
馬上懷了孕順利產出一個生命
最快也要37歲
若是生命太可愛,還想再來一個
是否完成後,人生也已走了1半
這樣的念頭,在35歲開始,
不斷侵襲洗腦,
快找個人...快找個人..
不間斷認識人
製造一次又一次地曖昧
覺得好像在選什麼
一個好的品種?
覺得很不像自己,亦或是也開始妥協了什麼
求解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