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1

可能性的焦慮


妳會不會覺得,研究週年慶DM,比買週年慶DM還舒壓?

或者說

旅行,在出發前研究旅遊書的時候最興奮。
校外教學最好玩的地方,是買零食塞滿背包。

為什麼?因為那時我們還有很多可能性。

=====失去可能性的分隔線=====

研究週年慶DM的時候,妳有一筆預算,想買什麼都可以,妳可以同時把這筆預算花在眼霜、青春露、精華液、風衣、包包、長靴上,妳可以君臨城下,擁有一切,而且一毛錢都還沒花,是無償的交換。

但去到百貨公司前,一次只能排一條隊伍,錢花下去就沒有了,奢侈的罪惡感提醒著妳,不要浪費,家裡還有什麼還沒用完,還可以再撐一下。買完總覺得不甘心,卻又有罪惡感,而且,購物的可能性已然消失。


攤開旅遊書,你全部的地方都想去,全部的美食、全部的景點、全部看起來金光閃閃,柔焦過的畫面,有方便的路線指示,文案說明這蛋糕有多有名、有哪位女明星也很愛吃,而且價錢實惠,來這裡必吃。

你在書裡,不受時間、地點、預算的限制,好像同時擁有時光機、任意門、和永遠夠用的錢。出發之後就是一連串的體驗,那些體驗也很棒,只是你得做出選擇,中餐要吃什麼,晚餐要吃什麼,選擇完一餐,一餐的可能性就消失了;過完一天,一天的可能性也就消失了。體驗也沒有不好,體驗很好,但你意識的邊緣仍然算著自己花了多少錢,請了多少天假,回去以後有多少事要做。


我相信30歲的焦慮是可能性的焦慮,你覺得你再不可能變成另一個人。你無法重新來過,今天辭職,明天找份毫無干係的工作,重新來過。我知道有很多人都做到了,但你很害怕,我也很害怕,我們還沒有完成什麼,找到想要的東西,可能性的翅膀掉了,就在地上按照路線規矩前進。

還是駱以軍說得貼切:

指針在某一格刻度發出只有自己靈魂能聽見的內部機械短暫故障的巨大聲響。對慣習軌道之外的陌生生活的強烈渴望,一種恐懼感:「窮餘生之力,你再也無法變成另一種人了。」__ 駱以軍 《我愛羅》p220


我想結婚的焦慮也是可能性的焦慮。雖然離婚率很高,但我們基本上都希望結婚這麼難的事情做一次就好了。換句話說,這是你最後一次談戀愛,最後一次挑選伴侶,你最好沒有、或不應該有,愛別人的可能性了。

許多人在決定結婚之前交往數年,他們沒有出軌的欲望,他們想跟同一個人一起生活下去,所以選擇婚姻。選擇婚姻等於間接同意婚姻所代表的其他規矩,比如你同意你要叫對方的爸媽為爸媽。在此之前,你沒想過增加爸媽的可能性,然後就多了一對爸媽。

我不是在說這樣好或這樣不好,我們仍然在談可能性的問題。選擇婚姻也打開了婚姻這道門的可能性,婚姻生活的可能性,那是做其他選擇不會看到的光景。一直不做選擇的人,也是一種選擇,可能性會不會比婚姻多,其實難說。

另外有些人急著結婚是因為他們擔心自己正在失去可能性,結得成的時候要結,眼前的對象還不錯,我也30好幾了,如果不跟這個結,下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找得到。



我是一個對於可能性非常焦慮的人,我希望我不要失去眼中的光彩,如果還剩一些的話。











沒有留言: